26日,冰絲帶國家速滑館地下結構封頂
26日,冬奧頂躍伴隨著最后一塊頂板混凝土的場館出地澆筑完成,由北京城建集團施工總承包的國家館地構封國家速滑館工程躍出地面,如期完成地下結構施工。速滑“冰絲帶”建設全面提速,下結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冰絲帶2019年底基本完工。冬奧頂躍
1.2萬平方米的場館出地冰面為亞洲之最
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國家網球中心南側,國家館地構封主場館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速滑地下2層、下結地上3層,冰絲帶是冬奧頂躍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qū)唯一的新建場館,建成后可用于冰球、場館出地冰壺、大道速滑項目。同時,國家速滑館工程有目前全球體育場館規(guī)模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1.2萬平方米的冰面為亞洲之最,3360塊玻璃將拼接營造出靈動飄逸的22條“冰絲帶”,復雜的結構也為建筑施工帶來挑戰(zhàn)。
北京城建集團調集曾經參加過鳥巢、國家體育館、奧運村、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北京新機場等重點工程建設的優(yōu)秀骨干參與“冰絲帶”建設。
冰絲帶效果圖
工程大面積采用特殊混凝土
“在速滑館5.5萬平方米的基坑中,環(huán)繞橢圓形的FOP(Field Of Play)比賽區(qū)域,分布著近150個大小不一的嵌套坑,每個基坑邊線呈弧形,并存在60度的坡度,清槽難度很大。”北京城建集團國家速滑館項目執(zhí)行經理王中錄介紹,項目部利用BIM模型對基坑排布、坐標點位等逐一深化設計,對工人進行三維可視化交底,用全站儀一米一個坐標點進行精確定位,讓最終成型的基坑宛如天成。
同時,作為建造亞洲最大冰面的技術支撐,國家速滑館工程大面積采用特殊混凝土。據介紹,工程底板、外墻、頂板梁全部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FOP比賽區(qū)域采用抗凍等級高達F250的抗凍混凝土,同時,F(xiàn)OP比賽區(qū)域每個制冰單元之間左右各2米還使用了抗凍鋼纖維混凝土。在8.9萬立方米的地下結構混凝土用量中,特殊混凝土占比90%以上。項目部通過多次專家論證和實驗確?;炷僚浔龋瑑?yōu)選混凝土供應商、逐車驗收進場混凝土、利用視頻監(jiān)控全程監(jiān)督混凝土澆筑、加強混凝土養(yǎng)護等確?;炷翝仓尚唾|量。
技術準備和施工準備已同步展開
自5月份工程全面進入基礎底板施工后,項目部增加人材機的配置,高峰期,2200余名作業(yè)人員在南北兩區(qū)49個流水段加緊施工,加速了“冰絲帶”的建設進程。
6月26日,用時155天,項目部完成了27萬立方米土方開挖、2萬噸鋼筋綁扎、8.9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16.5萬平方米模板支設以及2500噸勁性鋼結構施工,用智慧、堅守和拼搏向外界詮釋了“冰絲帶速度”。
而在地下結構施工期間,鋼結構、索結構、屋面結構等的技術準備和施工準備已同步展開。9月底完成主體結構、12月底開始“編制天幕”、2019年6月完成幕墻建設、2019年底實現(xiàn)基本完工。
本文來源:http://www.cx2088.cn/news/70b099929.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請發(fā)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